嵌入式工控機壁掛式工控機工業平板電腦便攜式工控機IPC傳統工控機服務器工控主板工控配件
企業級網安桌面級網安網閘平臺
智能識別系統
自動決策系統
機器人控制系統邏輯控制主機
智能還原系統能源監測系統
智能存儲系統智能售賣系統
智能榨汁機器人智能面包機器人
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票務系統自助加油系統自助駕考系統
智能組裝機器人智能檢測機器人
智能碼垛機器人自動導引機器人智能包裝機器人
深圳市祈飛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機器人系統方案商,專注于智慧零售、智慧醫療、人工智能平臺和智能制造領域人工智能機器人應用方案的研究和開發,為行業用戶提供有競爭力的人工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祈飛終端產品遍布智慧零售(智能鮮榨橙汁機)、能源管理、車聯網、智能制造、智慧醫療、無人駕考駕培、工業信息安全等領域以及智能柜系列(包括智能快遞柜、智能生鮮柜等)。 聯系電話:400-888-0669
祈飛微信賬號 祈飛微博賬號
高端裝備制造的核心之一為工業自動化,只有精密的工業控制才有可能實現裝備高端,而精密、高端、控制、電力電子等一向是中國的弱點。 為了促進經濟發展,中國政府出臺了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和十大經濟措施,中央銀行放松了銀行信貸管制,2009年銀行貸款量增長迅猛,其中大量的貸款都投入到各地的投資項目中。而自動化控制設備廣泛應用于冶金、煉油、化工、建材、機械制造、電力、汽車、能源、輕工、制藥、環保等各行各業中,這些項目的投資導致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大增。 從2009年1月1日起推行的增值稅轉型改革,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企業用于固定資產投資的進項稅可以從銷項稅中抵扣,從而增加了企業的會計利潤,減少了企業的流動資金占用。這將刺激企業購買更新生產設備,從而增加企業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 中國政府還出臺了裝備制造業的調整振興規劃,其中包括對國內企業為開發制造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設備而進口的關鍵零部件所繳納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實施先征后退的政策。國家還鼓勵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對現有設備進行信息化改造。 另外,國際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并沒有停止,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建廠有諸多優勢,比如成本低廉,勞動力便宜,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靠近龐大的中國市場等等。國際制造業的產業轉移增加了中國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節能減排是未來中國工業轉型的主題之一,伺服驅動器在電力節能降耗中的作用極為明顯,伺服驅動器也成為越來越多電力行業改造技術的首選。在發改委、環??偩致摵嫌“l的《現有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規劃》中提到有52個電廠需開工建設煙氣脫硫設施,在未來三十年,中國將會投資二萬億美元發展電力市場。這對于伺服驅動等自動化設備廠商來說既是商業機會又是社會責任。十二五規劃中的高端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工控領域:“積極發展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裝備;大力發展光機電一體化技術。重點抓好微機電系統和機器人技術、核心單元技術和傳感器技術,特別是數控機床技術。”《十二五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高端裝備產業銷售6萬億,目前智能裝備產業規模約3000億元,其中工業機器人與專用設備占20%,600億元左右(深圳超200億元)。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傳感器、自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伺服和執行部件為代表的智能裝置實現突破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大成套裝備及生產線系統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體系,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0000億元。據亞洲制造業冠軍聯盟負責人羅百輝分析,自動化設備的制造企業集中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中國自動化設備大量進口,歐美日等國的企業占據了可編程控制器、機器視覺、人機界面(HMI)、伺服驅動,步進驅動、中低壓馬達驅動器的高端市場,而本土企業在低端市場打價格戰。 總結上文,工控行業具有四個內在推動力,推動行業市場規模達上萬億,預計到2020年,工控行業的產品市場容量3萬億元。第一,高端裝備:存量改造與增量市場為最大的驅動力,十二五重點發展。第二,產業升級:產品升級工藝改進、節能減排促使工控行業發展。第三,勞動力成本上升:設備自動化改造上升,中國正經歷機器替代人工階段。第四,進口替代:加速中國工控發展。工控已接近進口替代爆發點。工控領域長期被國外占據,國內綜合占有率為20%(極佳的進口替代爆發點),國內無論在技術、成本、價格、渠道、細分市場、個性服務上占據優勢。部分子產品增速明顯,如低壓變頻器、高壓變頻器、伺服電機、CNC、在線分析儀表。復合增長率達20%;考慮進口替代,增長率可達30%以上,其中的優秀公司會受益更明顯。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信息化、物聯網等新市場為工控行業注入新鮮血液。這些行業的發展對工控產生很大需求,帶動工控行業實現增長。 (來源:自動化新聞網)